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“五强化”抓实项目用地保障工作
发布时间:2025-07-02 来源: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
为积极响应市委、市政府“重大项目建设年”安排部署,确保重点工程项目落地,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超前谋划,主动作为,扎实推进项目用地“批-供-用-补-查”保障工作,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、分管领导具体负责、相关职能科室和单位参加的重点工程项目土地报批工作机制,定期召开项目用地报批专题会,集中分析、研究项目用地报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,集体研究决策,制定解决方案,细化任务分工,明确时间节点。
二是强化制度保障。在深研省级《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实施方案》、《土地征收程序规定》、《自然资源行政审批“五清单”》等文件基础上,掌握最新政策要求,结合本市实际,出台了切实可行、目标清晰、任务明确的《阳泉市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实施方案》和《限时办结制度》。市级专班积极发挥作用,下沉项目一线,充分运用“一线工作法”提前介入规划保障、选址定位等环节,指导项目业主做好用地审批工作。
三是强化督导协调。按照“业主牵头抓总、规划统筹指导、人社测算社保、财政预存资金”的模式,一体推进组卷报批工作,推动用地报件及早获批,合力保障项目用地。
四是强化责任落实。积极对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市发改等部门,全过程跟进征地报审进度。对尚未转入用地手续办理的项目,积极主动提供规划选址、纳入专项规划或国土空间规划等服务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,引导项目在选址选线过程中,有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、生态保护红线等刚性约束,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。
五是强化审批提速。持续缩减用地审查时限,进一步优化市级审查流程。对开展“模块化”单元的建设项目,规定会审科室不超过1个工作日完成审查;对正式报件的项目,会审科室不超过2个工作日完成审查,做出上报决定。
上半年,全市已报批建设用地534亩;山底河老窑水污染调查评估等项目建设用地4926亩正在进行组卷上报;郊区职业高级中学等民生项目475.86亩土地有序供应;市本级476.66亩进入国有建设用地储备库;处置了闲置土地435亩;启动了省级重点工程电解铝项目约1495亩现状勘测、入户调查等征收土地前期工作。